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23 字体大小:

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花垣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4年1月23日

2023年,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履职,强化权力监督制约,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贯穿城管中心工作的主线,将普法工作与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党组班子带头,促进工作内容落实,注重学习提,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依法规范行政行为,严格落实法治建设各项任务。现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落实案审分离,提升规范办案能力。为确保城市管理领域法治建设相关工作规范开展,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我局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一般程序流程,建立完善了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流程和行政处罚案件评查机制。成立了行政处罚案件办理审查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为组长,负责全局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的统筹督导;两名党组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分别负责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的审核办理工作;由法规股全员、聘请的专业法律工作者团队为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负责指导行政处罚案件的办理、审核。局各股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配合领导小组推动涉及本部门行政处罚相关任务的落实。通过逐项压实依法行政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审核把关,及时对各项行政处罚案件的调查取证、立案查处及文书制作等流程进行审议指导,定期分析各业务股室的案件办理情况,让常态化评查贯穿案件办理的全过程,全面确保我局各项行政处罚案件依法规范高效办理。

(二)深化法治学习,提升政策法规掌握。认真落实党组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始终将法治建设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业务工作同研究部署、同督导落实。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依法治国精神等法治学习2期,聘请专业法律工作者开展业务法规政策培训4期,前往结对帮扶村开展《宪法》、《民法典》等法律宣传2期。认真运用网上学法用法和无纸化考法系统,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及执法资格证考试工作,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水平,增长法律知识储备2023“八五”普法工作中,学习率、参考率及考试通过率均达100%;通过执法资格证考试32人。

(三)坚持依法办事,规范行政权力。一是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水平。建立运行保障机制,落实工作首问责任制,确保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按照我局“三定”方案,梳理出权力清单88项,其中行政许可8项(含一个业务附加项),行政处罚68项,行政强制6项,行政征收1项,行政奖励1项,行政检查2项,其他行政权力2项。合理界定各股室的职能和权限,规范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办事纪律等内容,杜绝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三是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审批服务程序,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实现人进、事进、权进政务中心,促进行政权力规范运行,提高行政效能。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认真实施政务信息公开条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对依法应当主动公开的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公开;对人民群众申请公开的信息,依法在规定时限内予以答复,全力确保我局各项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落实柔性执法,优化改进执法模式。一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探索符合城市实际的执法方式,落实柔性执法工作理念,通过不断完善改进执法监管模式,减少和化解矛盾冲突,认真做到疏堵结合,规范落实城管721”工作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问题七分用服务手段解决,两分用管理手段解决,一分用执法手段解决)要求,在城区常态开放夜间临时便民疏导点3处,设置传统节假日临时交易点5期,免费供市民在夜间、传统节假日期间经营小商品、季节性瓜果及自产自销农副产品,各夜间疏导点经营秩序稳定,有效拓宽了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增收渠道,对回应市民采买需求、助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对城区内原有1422个摩托车停车位进行优化梳理,在人行道宽度许可、市民出行需求量大的区域,无偿开放摩托车临时停靠点12个、机动车临时停靠点3个,新增机动车、摩托车临时停车位940余个,便利群众出行。二是切实转变执法理念,不断提升执法监管服务水平,组织进一步规范执法用语,以提示、告诫的文明语言为支撑,杜绝暴力执法行为发生,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全社会守法意识。对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的进城商贩不予处罚,登记身份证教育批评1200余人次,责令整改220余户次,通过强化宣传教育,引导执法相对人提升守法意识,文从事经营活动。

(五)强化日常监管,规范落实执法查处。对照我县人居环境整治部署及城区市容环境监管实际,细化明确内设部门,合理调配执法力量,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对县城区出店占道、流动经营、车辆违停、违法建设、空气质量等城市管理领域乱象扎实开展综合治理,有序落实县城区主道执法力量全覆盖及边城景区协助监管职责。一年来,组织开展市容环境秩序综合整治行动20余次,取缔违规设置交易30余流动摊贩1.4万余人次,纠正出店经营行为6500余起;清理城区人行道、次干道及违停车辆6100余台次,拖离违停摩托车510余台次采取锁轮措施1200余台次纠正违规排放油烟污染、作业期间净化机未正常工作等行为140余起,劝导违规使用高污染燃煤200余起,暂扣燃煤器具40余件,收缴高污染燃料110余件;拆除违法建设临时构筑物4处、265平方米;取缔瓶装燃气黑点2处,收缴违规使用“三通”管件44个钢瓶23只。办理城市管理各类行政处罚案件126起,处罚金110余万元。通过规范落实城市管理执法要求,全力确保城区市容环境秩序整洁规范。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处罚权暂未全部常态履行依据2010湖南省政府批文我县相对集中处罚权审定,我局承接包含住建领域12项工作职能,由于历史遗留,资金保障,机构职能交叉,专业人员配备等原因,虽多次优化现有执法力量配置,但目前我局现有力量满负荷运转,仍只能主要履行城市市容环卫秩序管理、户外广告监管、违法建设治理,城区经营秩序维护等城管基本职能,城区杆线、河道、园林绿化等领域处罚权履行暂未全面实现常态化

精细化管理仍需完善根据上级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工作部署,县环境治理服务中心、县自来水公司、县燃气管理服务站、县边城公园管理处纳入我局二级机构,划入时间短专业化人员相对不足因素部门协调配合和监督管理机制虽逐步完善,但在全面实现精细化、规范化监管和高效联动方面仍在磨合提升。

)执法手段依然乏力。随着《城市管理执法办法》、《湖南省城市综合管理条例》等城管领域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城管领域执法权限得到进一步明晰,但在基层实施综合执法过程中,仍有部分执法行为虽有法定依据,但具体可操作措施的明确上还相对缺乏的情况。

三、下步工作计划

)强化宣传,引导社会参与。积极开展城市管理领域普法宣教,以强化“门前四包”责任制为主体,运用好县域媒体、互联网+等手段广泛开展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宣传引导,认真抓好社区、行政机关及广大市民的协同联动,促进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城市管理工作格局形成。

(二)巩固成效,创新工作机制。围绕创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等部署,持续巩固城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通过常态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加强城管领域执法监管力度,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持续强化城区全时段、全区域综合执法,分解压实监管职责。采取重点路段定员值守与普通路段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全天候监管常态,巩固好城区主干道及周边治理成效,推动城区市容环境标准化常态化执法监管。

深入学习坚持依法行政。持续完善中心组学法、定期法治培训等学法制度,优化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教育,加强行政执法人员专业知识、执法能力、执法水平的培训,确保行政执法工作依法开展。不断完善依法行政长效机制全面推进依法履职,带领执法队伍牢固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理念,严格落实依法行政要求,推动城市管理各项执法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协调,推进合力形成。围绕县城区市容市貌执法监管实际,积极会同公安、交警、交通、住建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综合执法行动,密切协调配合,实现资源共享,形成齐抓共管的执法合力,立足城市管理执法岗位,为有效解决新形势下城市管理监管难题和加快推进城管领域各项工作稳步高效推进积极贡献力量。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