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2.2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花垣2.2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8-05-08 字体大小:

   4月20日笔者从花垣县劳动部门了解到:该县采取三个“着力”措施,两年来成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2万余人,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为了提高花垣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该县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内转就近就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了对外开放平台。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和企业的不断涌入,人流物流相对集中和加大,农民通过发展第三产业走上了致富路。同时,利用本地厚重的民族文化资源,以民族刺绣、苗族鼓文化为重点,培训民族民间艺术人才,全县拥有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干余人。

    着力加大外输力度,开拓沿海大中城市劳动力就业市场,包括家政服务、美容美发、旅游配套服务产业等,积极引导农民走出花垣闯市场,将扩大劳务输出作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出路,利用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及社区工作站、村组劳务信息联络员三级劳务输出网络,专门负责劳务输出工作,并把劳务输出作为各乡镇考评的一条重要指标纳入考评。进行奖惩,有力地促进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力度。

    着力开展订单培训。与县内的近200余家厂矿企业联合开展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岗位培训,充分发挥扶贫、劳动、人事、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作用,与州内外技术院校联合举办劳务技能培训班,利用电大、农广校的网络优势。建立农村远程教育网络,走教育培训与推荐就业一体化的新路子,变以前单一的体力型输出为技能型输出。培训单位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实行订单培训转移;再次,由政府免费培训,定向输出。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