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齐力共传承 民族文化书新章

师生齐力共传承 民族文化书新章

来源:花垣县民乐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19-01-10 字体大小:

    

  “花垣县2018年度民族文化进校园‘岁末样本’”系列五: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族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花垣县教科所的指导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2018年度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顺利结束。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意义重大,不仅丰富了师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校园文化底蕴再添新彩,有效推动了学校其他工作的开展;针对我校本年度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开展情况,现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果 

  (一)在常规工作中渗透民族文化 

  1.国学诵读 

  文化是民族的符号,国学是国家的学问。为了营造和谐、浓厚的校园经典诵读氛围,我校充分利用每周的晨会时间开展“国学诵读”活动。以教师指导朗读、主持人领读、全体师生齐读的方式诵读经典诗文。耗时短,效率高,长此以往有效地加深了我校师生对于国学经典的领悟与了解。 

  2.开设乡村少年宫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及进一步扩大民族文化传承的普遍性,加大文化宣传力度,我校依托学校现有的场地、设施与师资,立足校园,秉承“人人参与一项活动,人人享有一份快乐”的理念,于2018年春期积极开展乡村少年宫活动,组建各类兴趣小组,将民族文化的推广与兴趣小组的教学相融合。少年宫开设了“民族舞蹈”、“书法”、“美术”、“声乐”、“经典诵读”等多项课程,充分利用教师的特长优势,以点带面,以少带多,鼓励学生学习特长,传承文化。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少年宫兴趣小组均展现出了独具韵味的文化特色风采。 

  开设乡村少年宫以来,学校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民族文化也再添新彩。在全省2018年青少年宫系统教师技能大赛中,我校专职声乐教师龙春梅与专职美术教师麻敏均获金奖。多名少年宫优秀特长生赴省参赛,均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1   少年宫部分师生参赛获奖证书

    

  3.重视传统美德教育 

  2018年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中,我校持续重视传统美德与学生德育发展内在联系,于开学之初制定德育与礼仪教育安排表,将第一周工作集中在对学生的德育和礼仪教育。结合传统美德良好品格,根据年级特点,学校合理安排并扎实开展德育系列活动,形成德育培养体系。通过抓礼仪、促良好习惯养成等常规活动,培养学生言行举止彬彬有礼的良好风气,使优秀传统美德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2.石维成老师论文《中国传统美德故事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浅谈小学生德育的实施方式》

    

  (二)在校园布置中宣传民族文化 

  学校就是学生的第二个家,为了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进一步加深全校师生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直观了解,学校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继民族风情百米墙后,在一教学楼与二教学楼的楼道、走廊及各班教室前新增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墙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教学楼走廊文化挂板剪影

    

  (三)在活动开展中弘扬民族文化 

  1.民族特色开学典礼 

  无论是春期开学典礼还是秋期开学典礼,我校始终坚持将民族传统文化与节目表演有机融合,以表演作为一种强有力地展现方式向社会、向家长传播民族文化。开学典礼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了师生对民族特色的了解和认可,为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后期开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学雷锋,祭英烈,红色精神常颂扬 

  追随革命前辈,颂扬红色精神。2018春期,我校积极组织了“三月学雷锋”、“清明缅怀先烈”及“红旗飘飘,引我成长”演讲比赛;2018年秋期开展了“争做合格接班人”、集体观看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等活动。以此号召全体师生时刻铭记革命前辈的光辉事迹和大无畏精神,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诸类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培养了学生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师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4.部分民族文化活动剪影

    

  3. 民族文化进校园 

  为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开展,创建更好地文化传承平台,学校积极邀请苗剧团的演员们“送戏进校”,不仅进中心,更要进村小,让广大师生大饱眼福之时,更加热爱苗族文化。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大力度将民族文化与校园活动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了“诵文学经典,扬民族文化”诵读比赛和“童心向党,歌颂祖国”六一主题汇演活动,让师生各展所长。活动参与度高,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使民族文化这面大旗根植在了全体师生的心中。 

 

5.六(4)班全体师生诵读《相信未来》

    

  4.以身作则树榜样 

  语言文字是中华上下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之珍,作为执教于三尺讲台的教师而言,传承中华民族语言文字文化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20187月,我校开展了教师“三字一话”比赛,以提高教师三笔字和普通话为始,抛砖引玉,引导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巧借“推普周”这一契机,积极开展学校“五个一”、班级“三个一”的推普活动。以“推广普通话,爱中华民族”为主题组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进行手抄报评比赛等。既增强了教师的民族自豪感,强化了师能素养的提升,促进教师练好教学基本功,同时也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5.文化传承,从幼儿抓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基础教育是重中之重,幼儿教育也同样不可忽视。文化是民族的灵魂、精髓所在,文化传承不仅要从娃娃抓起,更应从幼儿抓起。为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传承氛围,真正做到全校参与、人人参与。我校中心幼儿园2018年秋期积极组织了“我爱我园”故事演讲比赛与“我是小能手”比赛。以中华文化故事、相声等为题材,以演讲为载体,培养幼儿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动手和动脑,进一步锻炼幼儿自立自强的品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与肯定。 

 

6.“我是小能手”比赛剪影

    

  二、存在的问题 

  在本年度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未能严格按照原定的实施方案执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适时做出了一些调整,导致本块儿工作没有得到系统的开展。此外,春期工作较拘泥于表面,未深挖其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即只注重客观活动的开展与民族文化的融合,没有及时组织教师钻研、探索民族文化更多的特色与内涵,以至于没有留下宝贵的文字资料。对此,我校在秋期工作做了针对性调整,组织教师撰写了相关论文。 

  2019年工作中,我校将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脚踏实地地完成上级布置的各种任务,争取将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做细做实,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推送单位:湖南省花垣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高英伦】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