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花垣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21 字体大小:

2024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着力推进“八大行动”,扎实做好“三年工作”,在大抓落实中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0305万元,下降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547万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86330万元,下降27.7%;第三产业增加值513428万元,增长3.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6%、23%、63.4%,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4.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3876元,下降4.6%。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879.7万元,增长3.6%,其中农业实现产值109492.3万元,增长2.3%;林业实现产值8345.2万元,增长19.6%;牧业实现产值76851.1万元,增长3.9%;渔业实现产值3681.4万元,增长4.9%;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实现产值3509.7万元,增长8.5%。

全年粮食播作物种面积18.24千公顷,下降1.1%;产量9.45万吨,下降1.2%。生猪出栏15.88万头,下降3.9%;产量1.22万吨,与上年持平;存栏10.16万头,下降6.9%。牛出栏1.07万头,增长1.9%;产量0.14万吨,与上年持平;存栏2.13万头,下降14.8%。羊出栏4.9万头,下降21.3%;产量0.07万吨,下降23.1%;存栏2.77万头,下降18.0%。家禽出栏120.64万羽,增长43.8%;产量0.16万吨,增长48.3%;存栏91.52万羽,增长87.3%。

农业科技园区入园企业增至80家,建成标准厂房6.7万平方米,全年实现总产值17.51亿元,完成投资1.2亿元。年末农民专业合作社809个,州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6家,家庭农场480户,规模养殖户351户。万亩特色产业标准园区3个,猕猴桃品改和培管面积1370亩;农业机械总动力25.1万千瓦,较上年增长2%;农村土地流转17.3万亩,全年化肥施用量8132.5吨。

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3.3公顷,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3;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54.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2.1%;年末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23.66万人。全年共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1处,投入资金2.1亿元,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43万立方米。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55.46万立方米,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5座,耕地灌溉面积1.42万公顷,综合治理河道10.7千米,堤防长度10.7公里,水土保持率达73.6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8915万元,下降3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42.5%;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下降44.1%。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硫酸产量70455.7吨,下降55%;电解锌产量43666.1吨,下降48.1%;电解锰产量10026吨,下降68.3%。

产业开发区入园企业共78家,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5亿元,技工贸总收入29.7亿元;完成投资8.2亿元,增长7.6%。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69785万元,下降8.5%。房屋施工面积68.3万平方米,下降1.9%,其中新开工面积72377平方米,下降4.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下降8.3%,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下降43.4%,非国有投资增长26.3%,民间投资增长39.3%。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增长43.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8%;民生投资下降27.1%;生态投资增长58.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1.1%。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5.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3.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4.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4.4%,商品房销售面积59770平方米,下降30.5%;商品房销售额20770万元,下降36.3%。

五、消费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619万元,增长1.6%(注: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修订)。按行业统计,批发业商品销售额100833万元,下降24.1%;零售业商品销售额209708万元,增长2.6%;住宿业营业额10456万元,下降1.1%;餐饮业营业额35316万元,增长9.9%。

六、招商引资和旅游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940万元,增长3303%,其中出口额1940万元;引进省外境内资金25.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0万美元,增长1068%。新引进项目11个,其中投资过亿项目9个,新引进外资企业3家。

全年共接待游客473.1万人次,增长6.8%;旅游总收入46亿元。全县共有A级以上景区(点)4个,十八洞村被联合国旅游组织评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边城茶峒景区入选湖南等级景区人气榜前十位。成功举办湘西州首个国家级体育赛事——中国·十八洞山地越野挑战赛,十八洞成为了世界观察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发展的窗口。

七、交通、邮电

全年旅客运输量229.1万人,旅客周转量10772.2万人公里;货物运输量209.3万吨,货物周转量14053.4万吨公里。年末通车里程1389.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5公里,国公路65.7公里;省公路112.9公里;县公路194.8公里;乡公路374.4公里;专用公路97.2公里;村公路493.7公里。全县拥有载货汽车128辆,载客汽车164辆。全年完成农村公路硬化39.5公里,农村公路硬化率达100%。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7355万元(2020年不变价格),电信业务总量26277万元(上年不变价格)。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773万元,下降0.1%,其中税收收入44718万元,下降6.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1.5%。地方财政收入71285万元,增长1.3%,其中地方税收收入29966万元,下降8.7%;非税收入41319万元,增长10.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8057万元,增长6.2%,其中民生支出249422万元,增长0.7%,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7.8%。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586万元,下降12.7%;公共安全支出10063万元,下降18.3%;教育支出62704万元,增长0.9%;科学技术支出1298万元,增长3.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312万元,下降4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6889万元,下降2.6%;卫生健康支出37989万元,下降0.8%;节能环保支出27131万元,增长30.3%;住房保障支出12998万元,增长2.0%。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38.1亿元,增长4.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32.1亿元,下降2.6%。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0830万元,增长1.5%,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9605.3万元,下降5.5%;人身保险保费收入11224.7万元,增长8.3%。健康险保费收入5468.1万元;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453万元。全年保险总赔付9446.7万元,增长16.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1934人;普通高中学校3所,在校生6690人;初中学校21所,在校生13517人;普通小学23所,在校生2123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656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特殊教育在校生120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4.8%。民办学校3所,在校生5006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066人,小学专任教师1407人,乡村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3.7%。全年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6649万元;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464.6万元;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230.4万元,资助中职学生2304人次;落实中职免学费资金417.7万元,资助中职学生3481人次。湖南师大附中花垣县第一高级中学正式挂牌,高考本科上线率创历史新高,排碧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全年科技经费支出总额1297.6万元,签订技术合同8份,签订技术合同总额5.2亿元,科技特派员93人。全县授权专利45件,其中发明专利18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2个,县级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图书藏量103.6千册。广播电视台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其中农村电视综合覆盖率90%;有线电视用户5000户(不含电信、移动、联动用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00户。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8个。全县新增非遗传承人73名、项目24个。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96个,其中医院3个,妇幼保健院(站、所)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7个,乡镇卫生院20个,村卫生室235个。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78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64人;注册护士1149人。医院拥有编制床位数862张,乡镇卫生院拥有编制床位数298张。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1970人,其中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244405人,职工医保参保人数17565人。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国家级卫生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通过省级初步评审,十八洞村卫生室荣获省级医疗保障基层服务示范单位,县域医共体建设入选全国医共体建设优秀创新成果展案例。

全县共有体育馆1座,体育场地912个,其中足球场地18个,篮球场地466个,排球场地24个;运动场35个、各种训练房(综合房及专项训练房)1个、游泳池1个,全年共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5项次。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23.25千公顷,基本农田18.85千公顷,批准建设用地75.36公顷,建设占用耕地27.82公顷。全县已发现矿种23种,其中金属矿4种,非金属矿19种,实施地质勘查项目4个,已探明资源储量矿种2种。

坚决扛牢“锰三角”污染治理政治责任,扎实推进矿业综合整治。22项年度治理任务全面完成,成功承办全国首次“锰三角”污染整治工作交流会;“锰三角”污染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获国家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国省控断面锰平均浓度较2020年年均值降低80.2%;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与上年同期相比改善率达11.2%。在省、州人大的关心支持下,创新开展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地方立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矿山生态修复条例》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并在省“两会”上获省人大常委会表扬。

地表水优于Ⅲ类水质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74.6%。全县公园绿地面积51公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5平方米,生活垃圾清运量4.42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全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92起,发生消防火灾事故95起,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和非生产经营事故。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人口304113人,其中男性156770人,女性147343人。常住人口23.62万人,城镇化率46.65%,较上年提升1.0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014人,出生率6.3‰;全年死亡人口1851人,死亡率5.8‰;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0.5‰。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09元,增长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92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7元,增长6.1%。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367元,增长4.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15932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321元,增长4.2%。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61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65%,失业人员再就业833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29810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保168058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20198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5031人;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149人。

全年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17498人次,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885.9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206572人次,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5788.8万元。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456张,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162人。新改建公办养老机构7所,新增床位456张;拥有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3个;新建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4所,新增床位40张。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7个,床位456张。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942万元,筹集福彩公益金937.2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16万元。

注:本公报部分为初步数据,最终以2024年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为准。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