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花垣县2023年财政决算(草案)和 2024年1-8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关于花垣县2023年财政决算(草案)和 2024年1-8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15 字体大小:


关于花垣县2023年财政决算(草案)和

20241-8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

根据会议安排,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花垣县2023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241-8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23年财政决算情况(草案)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县委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收支矛盾尖锐、各类风险交织叠加的严峻形势,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集中财力保障重大战略、重要任务、重点改革落实落地,积极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兜住“三保”底线财政运行平稳,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一)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收入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5188万元,比增8.39%,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增值税留抵退税744万元),比增16.4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0397万元,比增13.44%;上划州级收入5万元,比降59.74%;上划省级收入2978万元,比增77.72%;上划中央收入11808万元,比降20.46%分结构看:税收收入47611万元,比增13.1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5.89%;非税收入37577万元,比增2.9%,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3.38%

支出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6460万元,比增4.61%。其中:民生支出247732万元,比增3.7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50%。主要支出项目情况:农林水支出68760万元,比增6.07%;教育支出62146万元,比增0.2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160万元,比降6.81%;卫生健康支出38287万元,比增8.61%;文化旅游体育和传媒支出5644万元,比增47.09%;城乡社区支出11988万元,比降12.88%;住房保障支出12747万元,比增73.69%

收支平衡情况:2023年地方收入7039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93052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5257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3294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5485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46113万元,上年结余5305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79万元,调入资金4938万元,收入总计为421584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646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60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8459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997万元,调出资金484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0217万元,支出总计为421584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收入情况: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778万元,比增2.1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967万元,比增54.79%;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41万元,比降69.53%污水处理费收入470万元,比增7.55%

支出情况: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0973万元,比降17.85%。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万元,比降83.3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90万元,比增324.29%城乡社区支出2807万元,比增21.83%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400万元,比降68.87%;其他支出38205万元,比降26.46%;债务付息支出6870万元,比增18.26%

收支平衡情况:202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7778万元,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3465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56600万元,政府性基金上年结余8242万元,调入资金5633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为81718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50973万元,政府性基金上解上级支出46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2600万元,调出资金4848万元,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3251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为81718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长2.14%,支出下降17.85%,主要是市场不景气等因素影响,作为主要来源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收严重。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收入情况: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0087万元,比增4.83%。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9072万元,比降2.5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1068万元,比增4.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7367万元,比增8.78%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2580万元,比增3.63%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

支出情况: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4896万元,比降11.81%。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6733万元,比增13.4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7758万元,比降20.7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7819万元,比降28.27%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2586万元,比增4.17%。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

收支平衡情况:上年结余61679万元,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0087万元,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4896万元,本年收支结余1519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76870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收入情况:2023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90万元,比降31.30%

支出情况:2023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0万元,与上年度持平

收支平衡情况: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9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上级补助收入10万元,上年结余1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总计110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0万元,调出资金90万元,年终结余1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总计11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3年底我县发行新增债券40691万元其中:一般债券6691万元,专项债券34000万元。政府债务余额422347.69万元,控制在上级核定限额内,风险总体可控。此外,结合到期债券还本需要,发行再融资债券60897万元,全年共发行政府债券101588万元,平均期限12年,平均利率2.88%

(六)其他重要事项报告

1.预备费情况预算安排3702万元,实际支出3702万元,主要用于疫情防控、十八洞集团资本金注入等。

2.“三公”经费情况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1130.37万元,比预算节约880.46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6.98万元;公务接待费190.29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165.30万元,运行维护费767.80万元。“三公”经费减少,主要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三公”开支。

3.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情况2023年底,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收收入补充基金后,余额3997万元。

二、2023年预算执行效果和人大预算决议落实情况

2023年,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对照县人大有关决议和财政经济委员会审查意见,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以赴抓收入、保重点、促发展、防风险、强监管实现了财政平稳运行的预期目标

(一)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坚定不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为企业减免退缓税费共计6323万元,依法催缴欠税3901万元,切实减轻经济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二是着力缓解融资难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大财政优惠政策兑现力度,为32户企业兑现企业奖补、科技奖补等各类资金4091万元;累计拨付各类贷款贴息资金1270万元三是千方百计做大财政“蛋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系统推进财源建设工程,支持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组织开展国有“三资”清查处置,盘活收益35601万元;做大做强县属国有企业累计湖南花垣十八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注入资本金36230万元加大向上争资力度,2023得上级转移支付共计293052万元,同比增长3.8%;获得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4000万元。

(二)坚持人民至上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理念,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财政民生保障工作决策部署始终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坚持为民聚财、为民理财、为民用财,全力保障好基本民生,切实兜牢兜实民生底线。一是加力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年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8288万元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财力保障。二是大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决扛牢“锰三角”矿业污染治理政治责任,全力推进矿业综合整治全县矿业环境综合整治及矿业退出累计投入资金70510万元,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三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年完成教育支出62146万元,支持抓好“五育并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四是兜实社保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全年完成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160万元、卫生健康支出3828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2747万元,达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五是惠民惠农补贴政策落到实处。2023年通过“一卡通”发放惠民惠农补贴9324729万元。其中:普惠制惠民惠农补贴7920070万元,扶贫类补贴144659万元。六是基层保障有力。全年投入村级(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运转经费5710万元。其中:村干报酬3652万元;村、社区办公经费828万元;其他经费1230万元。

(三)加速推进财政管理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效能。积极稳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健全现代化预算制度,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强化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完善县本级预决算公开体系,预决算通过县人民政府网站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财政部门对单位预决算公开工作进行实时监控。二是政府采购规范透明2023年全县共执行政府采购46批次,其中公开招标18批次,预算采购金额12022万元,实际合同金额11209万元,节约资金813万元,资金节约率为6.77%三是财政投资评审提质增效。全县共评审项目54个,审查资金达46558元,审定资金42089元,审减资金4469元,综合审减率9.6%四是强力推进绩效评价工作。搭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框架,创造性推出财政、审计联动机制,绩效管理制度和体系进一步完善。

(四)积极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守牢财政安全底线。坚持化存量遏增量,推动制定一揽子化债方案,扎实推进地方政府债务化解。一是打好防范和化解风险阻击战。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疏堵结合、防控并举,加强政府债券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实施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全年完成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101178万元,积极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二是加强国库库款管理。充分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按日监测库款流量和余额变动情况,对于金额较大的项目支出,逐个分析测算项目金额支付需求,保障库款在合理区间运行,防范支付风险。三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集中财力优先保障“三保”及刚性支出,完善“三保”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全年“三保”总支出153926万元,没有出现工资拖欠现象,保基本民生和保运转工作稳健有序。

三、20241-8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收支矛盾日益突显、各类风险交织叠加的严峻形势,勠力同心、砥砺奋进,聚力增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截止831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49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92510万元的52.42%,比增17.44%。其中:地方收入3857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76029万元的50.74%,比增25.37%;税收收入1281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4789万元的36.82%,比降15.82%;非税收入2576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41240万元的62.48%,比增65.68%。分部门完成情况:税务部门完成2378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1270万元的46.39%,比降26.61%;财政部门完成2471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41240万元的59.92%,比增178.1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125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03530万元的69.6%,比降10.57%。其中:民生支出完成137174万元,比降9.73%,占总支出比重64.93%;公共服务支出完成104597万元,比增3.6%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106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5881万元的4.12%,比降27.33%政府性基金支出10929万元,比降39.3%

(三)社会保险基金执行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458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72536万元的61.46%,比增7.52%。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93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2909万元的53.74%,比增48.9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690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0958万元的62.98%,比降3.79%;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462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5521万元的57.32%,比降6.07%;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611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3148万元的69.61%,比增9.90%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771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63114万元的59.76%20.36%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49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7211万元的76.26%比增33.57%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467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8231万元的56.80%21.40%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133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4575万元的46.10%22.10%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621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3097万元的70.20%,比10.70%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万元,支出0万元。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随着“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部署落地显效,我县经济有望持续向好,但当前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较以往更为复杂,财政增收压力较大,而保“三保”、债务化解等刚性支出不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接下来,我们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指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压力为动力,扎实做好财政工作。

(一)持续挖潜增收强化收入组织一是全力抓好组织收入。进一步加大财税部门协作力度,依法组织税收收入,强化重点工程项目应纳税费的征管、持续开展欠税清缴行动和印花税清理工作,确保实现税费源头控管、应收尽收。二是加大国有“三资”清查处置盘活力度。深入开展国有“三资”改革盘活,综合运用多渠道、多方式全力盘活国有“三资”,重点抓好十八洞村商标特许经营权、文化旅游特许经营权、砂石土矿挂网拍卖等工作,实现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三是全力推进财源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引资项目尽快落地。培育和壮大重点税源企业和纳税大户,大力开展“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抢抓机遇、政策赋能,助企解难。

(二)拨好节流减支“铁算盘”,强化支出管控。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坚持节俭办一切事业。一是硬化预算管理约束。稳妥推进零基预算,坚持公开透明、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障重点的原则,科学合理做好预算调整工作。坚持“无预算不支出”,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草案和预算调整方案,杜绝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二是严格财政支出管理。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切实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国库库款优先用于保“三保”和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按照“有保有压”原则,持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节省下来的资金安排用于民生等重点领域。严格“三公”经费管理,坚持“三公”经费预算“只减不增”的原则,进一步压缩会议费标准、出差住宿费标准等。三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快支出进度。坚持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和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并重原则,加强支出管理,项目支出按进度及时拨付,加强月支出进度分析,及时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四是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全面拓展“绩效管理提升年”成果,深入开展“绩效管理巩固年”活动,加强对各类收支政策的评审评估,强化预算执行监督,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做好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三)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风险管控。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切实做好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一是开“前门”,堵“后门”。严格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政府性投资项目决策和立项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管理办法〉的通知》(湘政办发〔202226号)要求,对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实行资金来源评估和提级审核,坚持以“管项目”来“管债务”,将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作为重大项目决策的必要前置环节,超出财政承受能力、没有落实资金来源、造成政府债务增加的项目需“量体裁衣”,一律不得立项,严堵“后门”,严禁超出财力铺新摊子上新项目,守住不新增隐性债务底线,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严格规范举债融资行为。二是加快政府债券使用进度。严格落实“举债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谁申报谁监管”“谁使用谁负责”原则,进一步压实部门责任,强化专班调度,凝聚部门合力,按照项目施工进度和合同约定加快资金拨付,推动及早形成实物工作量。积极做好2024年专项债券发行,提前谋划2025年专项债券申报工作。三是加强债务资金管理。遵循“谁举债、谁偿还、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督促债务使用单位加强债券资金管理,切实承担起还本付息责任。四是抓好风险缓释措施落实。用好用活“延展缓降”政策,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对接金融机构,把部分到期的债务本金通过延期或展期,把高息的债务通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沟通协调,申请降息等措施,平滑过渡还债高峰。

(四)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政监督。严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支出管理,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完善财会管理制度,加大财会监督力度,持续保持财会监督高压态势,有序组织开展各项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和管理制度,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更加有力有效落实好上级决策部署,为建设现代化新花垣作出新的贡献。

16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